51則比別人更成功的思考邏輯
因為覺得這本書的觀念太令人難以接受,卻又無法反駁,所以就乖乖把它看完,以個人的看去寫了書摘,如果能夠因此讓我的工作變得順利或是開心,那就很值得。
以下列出部分精華:
01.再小的任務也要以改變世界為初衷
不管是做什麼、你應該向一個成功的程式、成功的專案、簡報或談判來挑戰!
你應該思考,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,完成最棒的結果。
寫文案時,你應該向一段成功的文案、一段傳說中的文案挑戰!
那就向成功的簡報挑戰!
再小的任務,也能讓你創造奇蹟。
沒有人會提示我們該做什麼、該怎麼做,因為這是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。
我也從不跟任何人說「你該怎麼做」。我只會告訴你「有人是這麼做的」。
沒有人會斥責你,也沒有人會提醒你,你損失了什麼!
→用心讓你的「小任務」成為「傳奇」。
Part 1讓工作的規則從零開始
03.小孩練習單槓有人誇;出社會後,你可以說不會,但肯定被調部門
有了明確的目標,就不會迷失。
如果你不清楚工作的目的,每一項任務都會讓你迷失在「為何而戰」的疑惑當中。
接獲任務的人只有一個動作要作,那就是─如何達成任務。
如果問:「為何要這樣」「意義何在?」「這麼做對我有什麼好處?」─老闆寧願把工作交付給其他同仁。
你可以說「我連手掌都練到受傷,可還是不會」
老闆會說「我把你調到不需要吊單槓的部門」
也許你覺得已經盡了力,但事實上你已經拖累了其他人。
→→重視結果勝於過程
04.藉由工作和宇宙連結
沒有人為將任務交付給一個愛問為什麼的人。
他們會立刻說:「我還是找其他人幫好了」
因為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要藉由工作來達成自我成長的。
即使你現在所做的是影印、打掃、搬運、倒茶之類不起眼的工作,你都應該經常警惕自己,你可以透過這份工作和宇宙連結。
有些人聽演講只是為了等午餐,那麼他可能這輩子七、八十年都會過著「忍耐一下就有午餐可吃」的人生。
→→別問「為什麼」
05.完成了老闆的任務只是個開始
老闆要求5點以前完成,你可以設定目標,在4點以前完成。
真正的工作要從自我設定的目標開始。
如果只是「請完成這份功課」「完成了」這根本不是在工作,只是小孩子在交作業。
只知道言聽計從的人,永遠不會長大。
你不能問別人:「然後我該做什麼呢?」
只有懂得為自己設定目標的人,才真正懂得如何工作。
→一次達成兩個目標
06.只知道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,工作等於沒工作
唯有達成老闆的目標和你為自己設的目標,達成了超出自己所能負荷的任務,才可能有所長進。
接受老闆微不足道的、棘手的、困難的任務的人,永遠是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個。
老闆也心知肚明,唯有透過這種任務,他才會成長茁壯,有朝一日才能夠獨當一面。
然而,接獲任務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。
→投入薪水三倍的心力
07.老闆的命令不明確時,應自行想像
遇到命令不明確的老闆,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事。
這表示你比別人有更多搶先到達的機會。
你可以自己設定交件時間,以及達成的方法。
→找個「命令不明確的老闆」
08.缺乏想像力,所以工作沒幹勁
遇到命令不明確的指示時,就是你發揮無限想像力的時刻。
你可以設想,「老闆究竟用意何在?」「也許他需要這個,或許他需要那個!」然後準備十種企畫,即使其中有九種最後會被淘汰。
但是,那被淘汰的九種企畫卻能讓你成長。
當老闆問「那個好了沒啊?」這個時間點就是最後的時限,如果交不出來,表示你已經遲交了。
→多做可能被淘汰的事
11.不挑剔任務,肯定好運連連
有的工作不但麻煩,而且吃力不討好。
可是相對的,不會有人跟你搶。就看你要不要接受。
就算你不接受,老闆也不會責怪你。
只知道哪裡有趣就往哪裡鑽的人,永遠也得不到成長的機會。
有一種人總愛說:「我不知道我適合什麼,但是我一定畏找到!」這種人肯定長不大。
懂得把握機會的人、會不斷成長的人,一定都是那些積極面對自己的弱點、願意接受大家不要的任務的人。
→不挑選任務
12.工作絕非黑白分明,必須與永無止境的灰色奮戰到底
職場上,明明錯的是A,對的是B,客戶卻會堅持A才是對的。這時候就必須試著妥協。
社會上不是只有黑與白,重要的是,該如何從大多數的灰色地帶中,找到最好的灰色。
這種不上不下的「不快」所造成的壓力奮戰,才是所謂的學習。
→選擇灰色
13.在公司裡不耀眼的人,保證在公司外也不會發光
適合公司組織的人,一定適合獨立創業,兩者其實是一體兩面的。
有能力白手起家的人,一定也能在公司裡受到賞識。
→讓自己成為一個不停轉動的齒輪
14.想出頭,只需設法讓你的主管出頭
擁有高遠志向的人,絕不會排斥表面上的功成名就。
如果你真的想出頭,就得用心協助你的主管。當你的組長升上課長的那一刻,你就有機會遞補組長留下的職缺。
出頭的真義,不是要你得到職缺。而是要你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,接受更為艱難的任務、更為嚴酷的考驗、更近乎受虐狂的選擇。
→讓你的主管先出頭
Part2隨時為下一份工作做好準備
15.出席不等於參加,「出席但不參加」損失的是自己
會議結束前有人問你:「有什麼意見嗎?」
「沒有」→人家以後有事不會找你
「呃...」→人家再也不需要你了
當別人問你:「你的夢想是什麼?」
一旦你猶豫地回答,那就表示不管你怎麼回答,那都不你真正的夢想。
真正的夢想會在0.1秒內回答,「我想......」
「你有什麼想做的企畫呢?」→「我已經寫下來了,請過目」
聽演講時,有一種人會在腦子裡不斷想著「我該怎麼想、該怎麼做」
→與其出席,不如參加
17.記得先以量取勝
要想快速成長,早日達到成功的境地,你就需要更多、更豐富的失敗經驗,那你就必須不斷地嘗試。
如果你想提高成功機率,那麼你一定會失去行動力。
人越是實際行動,成功的機率就會越低。
打擊的經驗越多,打擊率就會越低,但是真正決勝負的並非你的打擊率,而是你的安打數。
→降低你的成功率
18.懂得樂趣所在,無處不是樂園
工作上,為了金錢而對人言聽計從,這樣的人肯定不懂得如何樂在工作。而且,這樣的人永遠敵不過樂在工作的人。
樂在工作的人,甚至會忘記自己是在工作。
很多人老是在意幾點上班、幾點下班,這種人永遠喜歡說:「時間不夠」
樂在工作的人,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,他並不覺得那是一份工作。只要喜歡,又有何妨。日本人的終極目標並不是工作,而是學習。
任何工作一定有方法可以讓它變得更有趣。
無論多麼辛苦,只要找到有趣的方法,工作就會變成你學習與修練的工具。
如此一來,公司、職場就是樂園。
「今天應酬說不定會學到什麼新的知識」
「今天犯下的錯誤也許能讓我產生什麼新的想法」
這些人懂得如何樂在工作。
→樂在工作,玩在公司。
19.機會只在「現在」、「當下」
掌握機會的方法只有一個。那就是──「別去管機會何時到來」
過度在意機會的人,表示在機會尚未到來之前,他肯定什麼都不會用心去做。
常有人問「我何時才會遇到機會」
問題是,在乎機會本身就是個問題。因為天底下沒有人能預料機會何時降臨。
換個角度來說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其實天天都是機會。
因為真正的機會永遠是事後才能得知,之後回想才知道那是個機會。
「我現在工作很忙,等忙到一個段落再來報名」
當我們想開始做些什麼的時候,多半會認為當下是狀況欠佳的時候。
如果你認為非得在那天開始,那其他364天你什麼也沒得做。如果錯過那一天,你就得再等一整年。
機會就是「現在」、「當下」。既不是未來,也不是過去。
→別去管機會何時到來
Part 3.做沒人請你做的事
27.設身處地,做沒人請你做的事
人有兩種
1.受人託付而開始工作的人
2.未受人託付而開始工作的人
第2種人, 既沒有收入又得不到感謝, 表面上, 真是多此一舉 !
當我在看戲時, 我就一邊想像, 如果有人要我完成這齣戲的續集, 我該如何處理。
我滿腦子都在想這件事, 看完後, 我已經筋疲力盡, 可是, 我己經對他們的工作瞭若指掌!
專業人士, 就是一群真正了解工作的限制與困難的人, 「如果是我接了這個企畫案, 我會怎麼做?」「如果由我來演, 我會如何表現?」
關鍵就在於──你是否懂得設身處地。
→做沒人請你做的事
28.上面這兩種人差異懸殊
我看明石家秋刀魚的節目時, 我會立刻搖身一變, 跟著趴在主持台上拍手大笑, 看完之後一定筋疲力竭。但因此我能藉此了解這份沒人請我做的工作, 到底我能勝任到何種程度。
和受人託付而開始工作的人相比, 一天24小時, 一年35天都在做這種沒人請他做的工作的人, 兩者實力的差異一定相當懸殊。
→想像自己身在其位
30.與其心想能雀屏中選,不如讓人記住特色
我總是會建議新人們「腦子裡別只想著這場試鏡」
因為會通過的, 100人中只有1人, 所以99人都是去陪考的。
重要的是, 讓主考官記得你。如果只是中選, 那你的目標未免訂得太低了。
與其心想能雀屏中選, 不如讓評審記得你的名字, 長相, 個性與專長, 這樣之後他們才會主動上門找你。→→也許這能解釋, 某些大明星是陪朋友去試鏡的, 反而雀屏中選了!
→失敗無所謂, 但請記得給人留下深刻印象
part4.與其挑選工作,不如挑選伙伴
37.與其挑選工作,不如挑選伙伴
只要是喜歡的人,就算討厭的工作我也照單全收。
因為下一次的合作機會可遇不可求,一旦對方再度出現,我仍會不問工作內容而立即接下,因為工作內容根本不是問題。
→就像我參加Toastmaster一樣!
「一旦我決定與你配合,就會義無反顧」
→不問工作內容,立即接受
41.為了逗所愛之人而工作
勞勃狄尼洛曾經因為喜歡劇本, 去找極少預算的導演試鏡, 而且還不是主角, 只領依原訂預算的酬勞而已。
沒有一份工作是棘手又得不到好處的。
至少它能夠逗心愛的人發笑!
→接受搞笑的任務
44.和會激勵你的人相處
創意的產生有兩種方法
1.做沒人請你做的事
2.和會給予你刺激與靈感的人相處
如果你想找到會給予你刺激的人,就必須先讓自己變成一個懂得讓你產生靈感的人。
你就必須經常讓自己保持敏銳,接受刺激,進而培養靈感。你不可以遲鈍。
→讓你的全身都變成「性感帶」
45.永遠別把「特別」當成「特別」
許多人以為,能為我們帶來靈感的地方,一定是個特別的地點。
然而如果有人說紐約、米蘭、沖繩是最佳地點,我們也不可能天天去。
如果每天所在的位置就是靈感的來源,那麼我們的靈感就能24小時源源不絕。
→感受自己的平凡無奇
51.相遇就是理由
一家新成立的出版社找我出書,我回答說沒問題。
我之所以願意接受他們的邀稿,是因為我相信,只要有人來找我,就表示我有那麼做的必要。
相遇就是理由。
為何要接受?意義何在?好處是什麼?
答案只有一個,因為相遇。
因為相遇,才有開始的一切。
→遇到了就做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